中  文 | ENGLISH
 行业动态

2010年主要码头商盈利大增 两巨头净利润增长超过80%

  全球主要港口运营商近期陆续披露2010年度业绩报告,作为中国最大的公共码头运营商和主要码头运营商,招商局国际和中远太平洋2010年业绩不菲。其中,招商局国际去年净利润58.76亿港币,同比大增81.5%,中远太平洋去年盈利增长翻番,去年纯利3.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4%。

  招商局国际:港口集装箱业务超金融危机前水平

  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傅育宁博士表示:“2010年是本集团抓住全球港口业复苏的机遇,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稳步实施各项既定策略、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以及海外项目发展获实质性突破的一年。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的下跌,本集团2010年港口集装箱业务实现全面快速反弹,经营业绩超过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

  2010年招商局国际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输送量5,228万TEU,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于中国内地的输送量为4,606万TEU,比 2009年增长20.9%,超过全国整体增长幅度。招商局国际香港及海外港口项目合共实现集装箱输送量621万TEU,比上年增长7.7%。招商局国际港口散杂货业务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输送量2.81亿吨,同比增长21.1%。招商局国际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亦受惠于航运市场复苏和物流运输需求回升,全年共销售干货箱及冷藏箱和专用车辆138万TEU和15.53万台,分别比2009年大幅增长14倍和59.5%。

  2010年招商局国际实现收入为305.97亿元,比上年增长77.0%,其中来自港口核心业务的收入达到132.21亿元,比上年增长 17.6%。2010年招商局国际港口业务实现EBIT57.49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占招商局国际EBIT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度的 86.4%减少至73.4%。招商局国际应占中集集团2010年收入为14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8 %。同时,招商局国际应占中集集团EBIT 1,212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204.5%。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归属于该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港币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81.5%,其中经常性溢利为43.46亿元,比上年增长67.9%。招商局国际的港口核心业务实现EBITDA75.32亿元,按调整后的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31.2%。2010年港口 EBITDA贡献占本集团EBITDA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85.9%减少至73.6%。

  2010年招商局国际为强化深圳西部港区协同能力,扩展货源,积极推动珠三角地区水系的喂给支线港策略实施,又取得新进展。年内该公司与珠江船务有限公司(简称:CKS)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收购CKS旗下珠江内河货运码头有限公司20%的股权;通过对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山集团)中广东省广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所持股权的托管,实现了对南山集团财务合并,并进而加强与南山集团的协同及对深圳西部港区的影响力;利用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通过招商局国际于保税港区内配套仓储物流企业吸引更多干线航线挂靠深圳西部港区。2010年,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输送量超过千万标准箱,共完成输送量1169万标箱,同比增长24%,涨幅高于深圳港整体增长水准,创下历史新高。

  2010年,招商局国际收购ZIM持有的尼日利亚TICT集装箱码头项目的47.5%权益,标志着招商局国际进入海外港口市场有了实质的突破,正式介入海外港口的投资和运营管理之中。2010年9月16日,斯里兰卡港务局向该集团共同联营体发出中标意向书,目前正就股东协议等先决条件展开工作,越南项目签署合资协议之后,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之中。

  中远太平洋:盈利增逾一倍

  中远太平洋公布,去年纯利3.61亿美元,按年增长109.4%。年报显示,2010年中远太平洋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852.39万标准箱,同比上升19.4%,集装箱队规模达到163.1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1%。

  年内中远太平洋的收入同比上升27.8%至4.46亿美元。其中公司全资附属的比雷埃夫斯码头提供首次全年收入,带动码头业务收入大幅上升63.5%至1.96亿美元,同时集装箱租赁、管理及销售业务亦同比上升9.2%至2.51亿美元。

  中远太平洋最赚钱的集装箱码头业务,去年收入1.96亿元,同比大增63.5%,业务盈利1.2亿元,升43.5%,占整体核心盈利38.9%。该公司去年增持深圳盐田码头10%股权,权益吞吐量直追旗下最主要的青岛前湾码头,直接推高码头业务方面收益。因此,即使公司期内出售中远物流和大连港权益而录得溢利9173万元,持续业务盈利仍大增92.7%,达到2.67亿元。

  另外,作为公司另一主业,集装箱租赁、管理及销售业务去年收入为2.51亿元,升9.2%,业务盈利9636.6万元,增长35%。预计今年集装箱租金将延续去年的高水平,基于集装箱价格上升,租金甚至有上升空间。公司今年初亦趁低价买入9万个新箱,将在上半年陆续交付。

  财务总监吕世杰表示,今年预计资本开支约达10亿元,当中6.4亿用于码头设备,3.8亿用于买新集装箱,去年资本开支则为9.8亿元,码头设备占5.7亿元。

  该公司近年积极物色海内外优质枢纽港口码头收购对象,盐田和希腊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就是当中例子。中远太平洋董事总经理徐敏杰表示,今年依旧会考虑以参股、收购及新建等方式投资新码头,内地的大型干杂货码头会是公司未来积极投资目标,会留意未上市的大型港口集团,但台湾高雄港货柜码头入股项目仍未达成共识。徐敏杰称,该港属于优质枢纽港,目前仍有部分商务细节未谈拢。

  他又表示,日本大海啸和中东政局对公司影响轻微,日本货柜码头不会是重点收购对象,而公司亦无意到新加坡以信托形式上市。他指出,日本大海啸和中东政局对公司影响甚轻,早前埃及政局动荡确实令旗下苏伊士运河港口码头货量减少,但货物反而转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徐敏杰称,虽然人工及燃油成本增加对毛利有负面影响,但码头费率自去年底已逐步回升,可以抵销成本增加的压力,公司亦以外判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并改用电力推动代替燃油操作吊机,有关支出也可减少一半。

  预计2011年世界港口业平稳上升趋势不会改变

  在经历了2010年度超预期的港口业务增长之后,招商局国际预计2011年较上年增幅将有所放缓。2011年世界经济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欧美经济缓慢复苏,中东及北非政局动荡,日本大地震,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但是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不变,各国的经贸合作会进一步加强,中国GDP的增长仍稳步向上,预计2011年世界港口业虽增速有所下降,但平稳上升趋势不会改变。招商局国际对2011年的业务增长前景审慎乐观。

  针对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招商局国际将继续通过总结精细化管理经验和实施效果,向更深层次的改进不断迈进;并且将通过IT信息技术、先进工艺及设备的使用等诸项有效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巩固、提升现有业务的生产效率与效益;将通过培育冷链物流新产业的快速增长,并稳步开拓核心业务的海外市场,持续巩固本集团的综合竞争能力。

  招商局国际董事会傅育宁博士强调:“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严峻考验之后的招商局国际,在公司内部营运管理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全球经济贸易虽然可能有所放缓,中东及北非局势动荡,但世界经济将保持增长态势,日本震后重建,中国十二五规划确定经济依然平稳增长,中国制造的优势仍不可替代,而且强劲的进口需求也将支持港口行业的稳步增长,本集团“立足中国市场,面向海外”的发展战略前景广阔,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中远太平洋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徐敏杰表示,2011年集装箱供求平稳,料新增运力可延续去年高水平,箱价亦有上升空间。公司目标今年码头盈利贡献占净利润超过50%,目前码头业务占核心盈利38.9%,未来将发展成集团核心业务。自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内地码头费率上升后,上海、宁波及天津等地码头收费升5%至10%,预计集团码头收费也会提价。他相信,费率的恢复可以抵消成本增长的损失,对公司未来盈利有积极作用。

时间:2011/4/1 浏览次数:412 
 
  信息查询
  请输入查询号: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6-2018All Right Reserved  客服热线:021-53851118 53850998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4号楼    版权所有:上海德誉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