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 ENGLISH
 行业动态

1月经济数据将出炉 中外机构料CPI或再破五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11年1月份的经济数据即将出炉。开年之初的“涨”声不断,让外界普遍预测:继去年11月CPI“破五”(5.1%)之后,今年1月CPI极有可能再次“破五”。

  招商银行宏观与策略分析师徐彪指出,统计局前期公布了1月上旬和中旬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食品价格出现明显的攀升。综合考虑基期的因素,预计1月CPI同比上涨5.2%。PPI价格与基础原材料价格走势高度正相关,是输入型通胀的主要传导途径之一。国际大宗商品综合价格高位震荡,考虑基期因素后,预计1月PPI同比增长6.4%。

  高盛发布报告预计,1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从去年12月份的4.6%上升到5.3%。商务部和农业部的食品价格环比和同比双双反弹。春节效应可能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前几周天气恶劣等其他因素可能也对推高CPI,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高盛表示,本次加息对春节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较为温和。从过去的数据来看,银行间拆借市场和商业银行放贷之间的关联度较低,预计1月份

  新增人民币贷款在1.1万亿元左右,仍然为经济领域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预计,基于去年12月的CPI基数太大,加上新涨价因素,翘尾因素,预计今年1月的CPI将同比上涨6%。2月春节来临时,CPI依然会居高不下,也在6%左右。农产品蔬菜等价格上涨是主因。同时,他认为,2011年全年通货膨胀率肯定超过5%,小幅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成为2011年的常态,预计2011年上半年小幅加息会达三四次。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011年物价走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动力与资源品价格上行、国内流动性依旧宽裕、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将推高通胀压力,但是产出缺口收缩、价格运行周期进入后段、货币政策稳中偏紧、人民币升值稍快、主要发达国家外需仍旧不足、资产价格稳定等物价下拉因素同时存在,通胀基本可控。预计2011年CPI将达4.5%左右,年内高点月份可能超过6%。 [华西都市报]

时间:2011/2/14 浏览次数:434 
 
  信息查询
  请输入查询号: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06-2018All Right Reserved  客服热线:021-53851118 53850998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4号楼    版权所有:上海德誉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